生命教育为何说起来好,做起来难?

2015 年 4 月 23 日3100

  看新闻知道,近日发生好几起轻生事件:5年级男孩不满老师将其与差生分组从4楼跳下;惠东一名高二女生因被同学嫌弃有口臭,从27层楼高的家里跳下;19岁少年想自杀,刺伤同学“一起走”。

  这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往往更关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的恢复,即心理干预,却忽视了家庭与学校对生命教育的真正落实。

  当有亲朋去世时,很多家长通常不愿意孩子出席吊丧等场合。其实,家庭教育中讨论死亡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长可以利用这样的场合跟孩子讲讲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的意义,让孩子对生命多一分敬畏。

  在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课程目前已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但生命教育不是靠开设课程就能解决的。在德国,学校会通过情境模拟,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直面诸如父母因车祸等死亡的情境。让孩子体会当孤儿、丧子的父母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体会生命的意义。

  当然,仅仅展开生命教育还不够,父母有时也需要反思,是否因为自身的某些言行促使了孩子的极端行为。

  很多家长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对爱设了很多前提,让爱变成了负担。如:父母常常会告诫孩子:“好好学习,照我的话做,不然我不喜欢你了”;“你知道吗?为了你,我付出了很多,可是你还是不好好学习”……更严重的是,当孩子犯错后,有些父母对采取忽略、殴打、遗弃以及死亡威胁等措施。

  只有当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成绩无关,与任何条件无关,仅仅是爱本身时,才能让孩子有健康的身心,才不会因为学习压力或其他烦恼而选择自杀,才会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地生活。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善于与孩子分享自己解决困境的经验,并让孩子看到父母的积极行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孩子正视困难,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样缺少挫折教育这一环。在国外,很多学校专门开设了挫折教育课程。如英国的某些学校会推出“失败周”活动,让学生从邀请来的成功人士的失败经历中了解“偶尔失败完全可以接受”的观念;还有学校会推出一套极富挑战性的数学考试题目,声明考生“不可能得满分”,去除学生的完美主义观念。通过这些活动课程的开设,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减少因挫折、失败等而引起的轻生行为发生。

  此外,老师的爱和肯定的表达,对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爱的传递者。所以,教师应回归教育本真,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的话语、肯定的眼神。让孩子学会敬畏生命,需要给予孩子爱的温暖与面对困境的勇气与支持。(刘华贵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pgy.voice.edu.cn)是中国教育报刊社顺应网络舆论新形势推出的全媒体评论网络互动平台。

  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秉持“以教育立场评论社会事件,以全局思维透视教育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内容发布型网站,而是将互联网思维、用户生成(UGC)、社交互动、众筹等新理念融入到评论操作之中,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环境下的所有普通公众量身打造的体现全媒体、自媒体概念的交互性意见平台。

  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采取“互动+引导”的工作方式,为所有热衷讨论教育话题的朋友们开设展示和交流的个人空间——“评论工作室”,任何人对热点教育事件和现象有观点、有洞见,都可以申请开通自己的评论工作室,针对编辑推送的每日舆情和选题信息,将自己对教育的见解、评论发表到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中国教育报刊社将整合所属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神州学人、中国民族教育以及中国教育新闻网、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为传播那些有见地、有思想、有锐度的教育观点和评论提供平台和载体。

  登录http://http://www.zjjv.com//→网站右上角点击“注册”→邮箱激活→进入“个人中心”→实名申请成为“独立评论员”。

  添加微信号“eduvoice”可关注“中国教育之声”,蒲公英评论的微信公众号,那里有最新鲜的舆情、最精准的情报、最新锐的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