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还能撑多久

2013 年 3 月 5 日5960

是网络经济的理性回归,还是漏洞百出的空中楼阁?
ASP还能撑多久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王如君本报记者朱研

  正如每年变换在巴黎T型台上的时装一样,互联网业也在不断地推出自己的“流行焦点”,继ICP(网络内容供应商)、B2B(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之后,ASP又成为网络业新宠。

  互联网上的水龙头ASP是英文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的缩写,中文一般译为“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提供的服务是一种业务租赁模式,客户可以直接租用ASP的计算机及软件系统进行自己的业务管理,通过网络使用各种资源。根据业务的需要,客户既可以得到电子邮件之类的基本应用服务,也可以获得像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复杂的应用服务,许多ASP还可以提供为某一行业专门设计的应用服务。位于佐治亚州的一家网站设计公司就委托ASP提供网页设计软件,每月只需付15美元,就能够通过网络使用最新最好的软件,比起购买至少600美元的套装软件要划算多了。

  有人形容说,ASP就像互联网上的水龙头。拧开水龙头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用水,打开ASP这个互联网上的水龙头,就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和服务。

  喝多少水付多少钱ASP对传统的企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传统的企业中,计算机部门是为提高效率而设置的业务辅助部门,以提供企业内部计算机应用为主要职责。但设立计算机部门需要购买设备和软件、招聘应用和维护人员,先期投资很大,而且还要不断支付软件更新、系统升级、日常维护等运营费用,支出很高,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却有限。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1999年美国公司在信息科技的人力和设备上共花费了3000亿美元,但只有1000亿美元的支出确实节约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或者促进了销售,另外2000亿美元的支出,由于各种原因,都属于无效支出。

  而ASP的出现使企业能够在较低的成本下应用最先进的软件,同时免去原有的升级、维护等种种琐事,而将精力集中于主营业务。大多数ASP收取基本的设备安装费用,以后就按服务的用量收取月租。客户只需通过互联网享受应用服务,按实际的服务使用量付费,“喝多少水付多少钱”,不必为自己不需要的闲置服务能力付费,成本大大降低。对整个社会来说,也省去了重复建设,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成为网络业新宠

  能够让互联网像自来水一样方便易用,这个行业自然蕴涵着巨大的商业利润。ASP立时成为网络业新宠,众多公司纷纷进入这一市场。

  据统计,目前美国有近500家ASP公司注册经营,新的同类公司还在不断涌现。1999年该市场的全球营业额达到27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增长至200亿美元。无论对于软件商、硬件商还是专业服务商、通信商,几乎信息产业中所有的经济行业都受到了ASP的冲击。传统的大型高科技公司英特尔、IBM、微软也将ASP作为发展重点。网络明星甲骨文公司在ASP领域做得更是出色,在今年8月被美国信息技术协会(ITAA)评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ASP”。甲骨文公司总裁埃里森宣称:“ASP的商业前景将是巨大的,今后所有主要的软件公司都将成为ASP。”

  成长是幻灭的开始ASP这个概念1998年才出现,1999年才出现这一行业,ASP即使在美国也还处于发展初期。当ASP开始迅速成长的时候,已经有专家提出幻灭的警告。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ASP行业时下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首当其冲的就是应用服务的安全性问题。电脑黑客防不胜防,连雅虎这样的网络巨人都会被黑客搞得狼狈不堪,应用服务系统一旦被破坏,瞬间就可能为客户造成巨大损失,ASP能承担得起吗?另外,ASP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使用资源设备共享,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肯定会在其他人的磁盘阵列上读写,不同用户的资料能否保证安全无忧?再说,ASP的服务性能、价格体系、故障排除等等也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所有的疑问都无法回避又很难回答,事实上现在很多ASP离客户需求都还差得很远,企业用户有足够的理由对接受这种远程服务感到担忧。据美国科技研究机构伽特纳(GartnerGroup)公司估计,目前美国近500家ASP服务商中,到2001年年底将有60%被无情地淘汰出局,2004年仍能够生存的将不超过100家。

  ASP在中国

  中国开展ASP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有一批企业进入该领域。业内人士认为,ASP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具意义。一方面,中国网络业在发展初期热衷于“烧钱+上市”这种虚浮的模式,忽略了对服务的提供,而ASP能够以实质性的服务内容为互联网的发展灌输新的理念。另一方面,ASP的出现为互联网业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赢利途径,能够吸引风险投资,将中国互联网引入良性循环。而且,ASP立足于互联网基础应用服务,有利于促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更为中国700多万中小企业迈向电子商务时代提供了可能。

  有人说ASP是网络经济的理性回归,还有人说它是漏洞百出的空中楼阁,不管怎样,毕竟ASP是面向客户需求而出现的,就这一点而言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对于ASP的发展,但愿能够如一些专家所预言的,“在21世纪的企业环境中,ASP将不是一种狂热行为,而是一种基础”。
《环球时报》(2000年10月27日第十三版)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