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菜刀-

2015 年 1 月 26 日2810

抢菜刀

侯宝林述

乙 说相声不容易,也得具备一些条件。

甲 首先说要口齿伶俐;说一段相声不论多少词儿,每一句,每一字要让观众听得清清楚楚。

乙 那当然啦。

甲 说得多快,台词也不能乱了;说得多慢,感情也不能断了。这——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乙 照你这么说,相声演员口齿都得伶俐。

甲 当然啦,嘴里有毛病的人就不能说相声。

乙 你说都什么毛病不行?

甲 口吃就不行。

乙 口吃?

甲 就是结巴颏子,也叫结语,说一句话五分钟,行吗?(学)“这……回……我……,给、给、给、同……志、志、志、们、说说说说一段……相声。”

乙 啊!

甲 “让您高高高……兴。”

乙 高兴?听着着急!

甲 还是的。咱们说一段相声二十多分钟,要这么说一段相声能说仨钟头。可是也有好处。

乙 有什么好处?

甲 整个晚会有一段相声就行啦。

乙 唉,观众受得了吗?

甲 其实口吃有办法治。

乙 有什么办法?

甲 只要每次说话都预先准备,就可以避免;再加上经常练一些朗诵,最好是唱。

乙 唱什么呢?

甲 唱什么都行。

乙 结巴颏子唱起来不好听啊。

甲 不,他一唱就不结巴了。

乙 噢,一唱就不结巴了,那要是不会唱怎么办!

甲 不会唱也没关系,会吆喝(指叫卖声)就行。

乙 一吆喝就不结巴了?

甲 我有一家街坊,是磨刀的,老夫妻俩带着一个儿子,一家三口都是结巴。

乙 这一家人要是说起话来可热闹啦。

甲 老头儿说话结巴,吆喝就不结巴:(学)“磨剪子咧抢菜刀哇。”

乙 对,吆喝是不结巴。

甲 他这么一吆喝,出来一个磨刀的,把刀递给他,他得问人家:(学)“你……这个刀是磨磨磨磨是抢抢抢抢?”

乙 打锣哪?

甲 可巧,那位也是结巴颏子。

乙 嘿。

甲 其实他说一个字儿就行,磨,或者说抢。

乙 是啊。

甲 他还要说“光磨不抢”,这光字就麻烦啦。“光光光光光光光……”那个“抢抢抢抢”,这个“光光光光”。

乙 干吗?打镲哪?

甲 磨刀老夫妻俩还有个儿子呢,也是结巴颏子,这一家子说起话来可热闹啦。

乙 那可太耽误工夫啦。

甲 有一次他儿子进城办事,到中午把干粮掏出来,买碗老豆腐吃。

乙 这顿饭倒省事儿。

甲 说话可不省事儿呀。(学)“掌掌掌掌柜的,来来来来——碗碗。”

乙 嗬!

甲 卖老豆腐的抬头一看,真费劲儿。给盛了一碗,搁上作料儿,酱油、醋、芝麻酱、韭菜花儿,到搁辣椒的时候得问一声,因为有人吃辣的,有人不吃辣的,有的吃一点儿,来一勺儿,有的人爱吃,多来两勺儿。卖老豆腐的问他:“要辣的吗?”

乙 他说什么?

甲 他一说话闹误会啦。

乙 误会?

甲 他先一点头儿,人家就给他盛了一勺儿。

乙 行啦。

甲 “少……”

乙 少?

甲 人家又给来了两勺儿。“少……”又来四勺儿,“少……”

乙 还少?

甲 卖老豆腐的心里说:这位可太爱叫辣的了。又给来了四勺儿。“少。”

乙 啊?还少哇?

甲 他一赌气的给倒了半罐儿。“少来点儿。”

乙 啊?

甲 辣得没法儿吃啦。

乙 真耽误事。

甲 他娶了个媳妇儿也是个结巴颏子。

乙 怎么凑合来的。

甲 可是人家有办法显不出来。

乙 怎么?

甲 人家会唱,平常说话都用唱。

乙 唱什么?

甲 说亲的时候双方都没提这个事儿;结婚这天也没看出来,第二天早晨,麻烦啦:婆婆怕见儿媳妇儿,儿媳妇儿怕见婆婆。

乙 干吗都怕呀!

甲 都怕露出来结巴颏子。

乙 那怎么办?

甲 儿媳妇有办法了,她会唱评戏,把她要说的话都编成唱词儿,从屋里唱着就来啦。

乙 怎么唱的?

甲 (学唱评戏)“梳洗已毕走进了上房,尊一声婆母娘细听端详,先问声公爹身体健壮,又问声婆母可倒安康,吃什么饭来做什么菜,吩咐了儿媳我下厨房。”

乙 嘿,有意思,婆婆怎么说的?

甲 一着急把老头子吆喝磨刀那味儿想起来了。

乙 那怎么说?

甲 (学吆喝)“贴饼子喽白菜汤啊。”

0 0